藥物毒理及安全性評估

毒理研究以明確新化合物的毒性,是新藥研發及產品安全性評估的常規做法。應求生物可提供標準的體外和體内毒理測試,並與客戶共同制定新穎的藥物毒理測試。

體外細胞毒性

2D 模型

  • 人原代角質形成細胞(表皮細胞)
  • 人原代成纖維細胞
  • 人原代肝細胞
  • 人原代鼻上皮細胞
  • 人原代支氣管上皮細胞

3D 模型

  • 3D 鼻上皮模型
  • 3D 皮膚模型
  • 3D 肝細胞-Kupffer細胞共培養模型
  • 3D 肝細胞-Kupffer細胞-星狀細胞 培養模型
Toxicology and Safety Assessment

反應性酰基葡萄醣醛酸化物(RAG)誘導的特異毒性

眾多含有羧酸的藥物會引致罕見但嚴重的特異藥物毒性(IDT)。因爲IDT的緣故, 多種羧化藥物如 ibufenac, bromfenac, zomepirac 及tienilic acid 已被禁止使用。相比傳統的LC-MS檢測技術,RAG檢測方法更簡單、敏感度高,並可擴展成高通量熒光檢測,用於檢測體外RAG的形成。

Reactive Acyl Glucuronide (RAG) Induced Idiosyncratic Toxicity

IDT參考化合物,如溴芬酸和 安非那克 表現出明顯的試鹵靈反應 預孵育24 h。 數據與 臨床IDT結果。 (IVQ- 2014)

心臟毒性分析

遺傳毒性分析

確定藥物的潛在遺傳毒性是一份完整的新藥研發安全性評估報告中的重要資訊。我們可提供以下遺傳毒性檢測 :

  • 細菌反向突變實驗(AMES; OECD TG 471)
  •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微核實驗(MNT; OECD TG 487)
Cardiotoxicity (hERG) Assay

體内毒性 (GLP & Non-GLP)

新藥研發的過程很長,在真正推出巿場前需要進行臨床前安全性及療效評估、臨床試驗、及最終藥物監管部門審批。超過9成的藥物在1期臨床試驗前已因毒性超標而被篩除,特別是肝臟毒性及心血管毒性。這正正指出安全性評估模型的重要性,可最大程度地減低藥物研發後期的失敗率。

完善的體外毒性測試可支援新藥研發中高通量篩選的要求。應求提供單劑量和重覆劑量毒性測試,符合監管準則,解決您R&D的需要。

  • 劑量測試 (LD50) – 半數致死劑量(或稱LD50) 指會導致一組實驗動物死亡50%的測試品劑量。一般來說,劑量測試使用的動物較少,用於預測引起急性毒性的受試藥物劑量。
  • 單劑量毒性測試 -急性毒性 (14日; OECD TG 420) – 單劑量毒性測試是新藥研發的初步測試,旨在研究毒性代謝動力學特性、確定新研究藥物(IND)的無不良反應劑量(NOAEL)和最大耐受劑量(MTD)。
  • 重覆劑量毒性測試 – 因應治療適應症,療程和劑量方案,可進行亞慢性(28天)和慢性(90天)毒性測試。重複劑量毒性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闡明重複給藥後測試化合物的毒理學特徵。此信息是安全性評估的一部份,配合療效及DMPK分析,用作提交臨床試驗的申請及藥物監管機構的後續市場授權。
  • 亞慢性毒性 (28日; OCED TG 407)
  • 慢性毒性 (90日; OCED TG 408)
In Vivo Toxicity (GLP & Non-GLP)

如有查詢,請聯絡我們。